"吴琦"编著的书籍

破碎之家:单读23:法国文学特辑

《单读23•破碎之家:法国文学特辑》是《单读》书系聚焦海外文学的第三次尝试。伊凡•雅布隆卡、托马•弗拉奥、帕斯卡•马努基扬、艾米莉•弗莱什、于贝尔•阿达德,这五位作者的年龄段从40后到90后不等,却集中呈现出当代法国文学独特的气质:紧密关注当下的社会现状,并将它们纳为文学的表达范畴。这些故事大多从家庭生活、代际关系出发,却让读者从这些破碎的裂缝里,窥见无限宽广的社会图景。除此之外,随笔、访谈、诗歌、评论、澳大利亚文学专栏等栏目,又将为读者带来更开阔的视野与更多元的视角。2020年,在宽阔的世界,做一个不狭隘的人。

★ 《单读》继续环游世界文化版图的旅程,贡献当代法国文学最新作品,打破你对法国文学的固有想象。你熟悉的法国文学是巴尔扎克的、雨果的,亦或是普鲁斯特的、加缪的……《单读》首次引入、翻译法语原作,打破你所熟悉的法语文学世界!托马•弗拉奥、帕斯卡•马努基扬、艾米莉•弗莱什、于贝尔•阿达德,四位法国当代作家从40后到90后,从不同的视角呈现了一个个与家庭有关的故事,而学者兼作家的伊凡•雅布隆卡则带来了精彩绝伦的关于虚构与非虚构写作的论述,解答了新一代写作者的创作疑惑。

★ 法国文坛惊人的当下性,描写出今天世界令人心碎的分裂现实。当文学正在失去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当代法国文坛仍然努力围捕着日益严峻的现实。这些故事背后都隐藏着广阔的社会图景与困境,从一个个小家庭的裂缝中,我们得以窥见工人阶级的衰落与被缅怀、国家权力如何侵入私人生活、恐怖主义将成为本世纪最不可忽视的伤痛,而现代性的困境已经一步步腐蚀人的精神……

★ 云也退对德语译者魏育青的访谈、欧宁的乌托邦历史记述、诗人郑小琼的女性打工者书写、彭剑斌对文学的使命与未来的解读……都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持续拷问着一个更好的社会、一种更好的文学在今天是如何可能。德国文学与两德历史的交织在一场谈话中,欧文的乌托邦实验至今影响着人类对未来的构想,“打工诗人”郑小琼道出了工厂与父权对女性的双重剥削,作者彭剑斌从冷门佳作《梁金山》里辨析文学的未来……

★ 与澳大利亚大使馆合作创立的“澳大利亚文学专栏”,持续更新!《单读14:澳大利亚文学特辑》曾是《单读》走向更广阔的海外文学世界的首次尝试,现在,《单读》为这样的尝试继续创造新的空间。

★ 单向空间品牌出版物《单读》是智识青年们的挚爱书。2020年,在宽阔的世界,做一个不狭隘的人。这一辑《单读》继续发表可读性与思想性兼具的小说、随笔与评论,分享作者们的全球观察和个体经验。

世界的水手:单读14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港口。”——沃尔特•惠特曼

本辑专题围绕“世界的水手”主题,邀请五位当代澳大利亚作者亮相,组成澳大利亚文学特辑,他们包括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拉尔丁•布鲁克斯,《辛德勒名单》原著小说作者托马斯•基尼利,澳大利亚少年文学大师约翰•马斯登,往返于中澳之间的学者尼古拉斯•周思,著名插画家布朗温•班克罗夫特,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当代澳大利文学的一个切面,反思本土性与世界性、边缘与中心等诸多文学命题,试图回答,在一个日益保守的、民族主义化的年代里,如何重新想象一个拥有全球化精神的世界。

访谈、散文、诗歌、评论等栏目均扣住这个命题追问:独家刊登学者戴锦华的长篇专访,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纵论人性的困境和文明的未来;旅英作家王梆发来对英国乡村的细致观察,研究英国脱欧背后的深层原因;旅居北京的阿根廷作家吉耶尔莫•布拉沃,是西语世界新锐的短篇小说创作者,这是他的作品首次在中文世界完整亮相;云也退创作的以色列纪行,吴瑶推荐的全球最新书情,都在本期《单读》中继续连载;李娟书写新疆的散文,学者凌越以“世界的胎记”为题创作的诗歌,李静对于契诃夫的长评,杨庆祥对于中国急速发展的慨叹,都将在不同的层面,重新梳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Github | Docker | Library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