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编著的书籍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古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首先当然是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像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等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密切相连的。他们不仅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的新局面,也使更多的读者通过他们的批评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金圣叹腰斩《水浒传》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说法,自从金圣叹推出他的贯华堂本《水浒传》后,有近两百年人们不知道世上还有一百回和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自郑振铎们挖掘出所谓全本《水浒传》后,金圣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又很少有人见到其庐山真面目了。那么,金圣叹的批评本《水浒传》是不是被腰斩的,他为什么要腰斩《水浒传》,七十回本的《水浒传》和金圣叹的批评究竟是什么样子,他所批评的七十回本《水浒传》究竟有没有独特的魅力。这些问题,相信读者在读完这个批评本之后会找到答案,也会由衷地佩服金圣叹的胆识和才华。而金圣叹那些见解独到、语言独特的批评文字,也会让读者耳目一新。他所提出的人物"性格"说,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水浒传(金圣叹评七十回本)

毫无疑问,金圣叹读批《水浒》是中国文学史最具特色的评点之一,由此而招致的赞誉、诋毁也可谓铺天盖地,对于其是非功过的争论丝毫不亚于高鹗续《红楼梦》。金圣叹读批《水浒》在以下几点令人赞叹不已。 首先是批文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惊世骇俗的思想见解。这些思想见解具有鲜明的近代甚至现代意义和特色,因而,在暮气十足的晚明清初,不愧开风气之先,说他超越时代也毫不过分。他在读批《水浒传》中借司马迁作《史记》大发议论"……下笔者,文人之事也。以一代之大事……供其为绝世奇文之料,是文人之权矣,君相虽至尊,又乌敢置一末喙乎哉!"如此犀利的笔触,畅快淋漓的见解,从古至"金",可谓绝无仅有。 金圣叹思想的离经叛道还在于他对通俗文学地位的尊重,他不认为儒家的"四书"、"五经"就是圣贤至尊,天经地义,他把《左传》、《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合称"七才子书"并对《水浒》和《西厢》进行颇具真人气息式的评点,让人耳目一新,境界开阔,领略了一片新天地。 金圣叹读批《水浒》除了其思想锋芒令人刮目相看外,其对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贡献也是让人叹为观止,可圈可点。他对小说的评点超过了在他之前的任何一位先行者,特别是他在小说创作上发表的许多真知灼见大大提高了对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本质特征和创作规律的认识、把握,其价值远远超过对《水浒》这部书的阐释、评论。难怪清人冯镇峦在《读杂说》中说:"金人瑞批《水浒》、《西厢》,灵心妙舌,开后人无限眼界,无限文心",确乎其然。

Github | Docker | Library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