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轉換期5】1348年 氣候不順與生存危機
千葉敏之 編, 陳嫻若著,2024年版西元1348年前後,人類歷史的轉捩點────────
*西亞:蒙古軍隊攻打熱那亞商人殖民地,鼠疫從亞洲傳入歐洲義大利
*東亞:黃河氾濫改道,截斷大運河經濟命脈,流民四竄,白蓮教起事
*東歐: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經教宗允准創辦布拉格大學,確立世俗權威
*東南亞:小冰期氣候動盪,傳統大陸國家衰敗,島嶼國家興起
本書的主題「1348 年」是鼠疫從發源地擴散,蔓延到中東、歐洲等地,造成人口大量死亡的一年。鼠疫不僅奪走了許多人的性命,也摧毀了生產—交換—消費的循環,讓人類社會陷入存續危機。這起瞬間性的事件,以幾年、十幾年為單位,影響了人類社會的動態經濟活動及社會制度變化,但背後則以幾十年、幾世紀的單位,與長期性的氣候變遷與環境遞嬗相互連結。
透過古氣候學取得的高時間解析度研究資料,我們已可建構出一套地球氣候變遷的長期模式。將這套資料對應至各地考古學調查及地理學分析,從地形、景觀、遺址的變化中,我們就可看出其與長期性氣候變遷的關聯。最後,再將這些觀察與短期性歷史文獻相互對照,譬如黑死病的災害日記、莊園法庭的紀錄等等,就可更加趨近鼠疫大流行時的社會真實面貌,挖掘出當時人們的生活與心態,甚至進入精神層面的研究,探討他們如何承受天災人禍,如何克服悲痛、從災害中復興。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見各地如何面對1348年的浩劫。伊斯蘭與西歐世界的醫學家紛紛以當時的知識觀,探究鼠疫成因;鼠疫如何透過陸路與海路,以不同的速率與路徑傳播至各地;受小冰期影響,當時地震、水災、蝗災等多重自然災害頻傳,鼠疫的爆發如何加重社會壓力;中世紀市民如何面對黑死病的侵襲,又是如何打壓異己、放大既存的社會問題;大型蒙古帝國如何分崩離析,轉變成在地化的鬆散政治集合體;黃河的反覆潰堤又是如何帶動社會民變,最終擊垮元朝。
災害按時間累積,於各地空間相互牽連;它撼動了經濟活動,更加速了試圖推翻政權的叛亂行為。正是在這樣的氣候與社會連動的歷史動力下,才得以開拓跨學科合作的豐富可能,深入探討從氣候變遷到人類情感等各類議題。而且,也正是剛親身熬過一場劃時代的Covid-19大流行的我們,才能從自身體驗去理解這群熬過歷史轉換期人們的心情,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