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九六三年三月三十日来信的复信)
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关于斯大林问题(二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么?(三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四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两种根本对立的和平共处政策(六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苏共领导是当代最大的分裂主义者(七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无产阶级革命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八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赫鲁晓夫是怎样下台的
附录
苏共中央给中共中央的信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
《三国史》内容简介:作者生长在河北省定州市西南合村,儿时祖父授以古文旧史,作者个人也喜读爱国英雄故事,尤嗜读《三国演义》,为了知晓三国人物的真实情节,也不时翻阅陈寿《三国志》中一些著名人物的传记。作者青年时顶佩服诸葛亮,至今犹老而弥笃。作者在学校主要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和历史文选课。由于三国历时很短,作者开选修课时不曾开《三国史》,而是开《秦汉史》,但也讲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后。作者在西北大学学习时(1941至1945年),主要读先秦古籍,毕业后主要攻读秦汉史。但,作者对秦汉史的熟悉,远远赶不上三国史。三国为时短,材料少,易掌握。《三国志》为年青时所常读,故记忆比较牢靠。曹孟德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作者对此深有同感。作者于1983年从兰州大学回到河北,先曾打算在旧秦汉史讲义的基础上写成秦汉断代史,但因规模较大,眼高手低,力不胜任,乃转而写《三国史》。作者非常感谢人民出版社张作耀、张维训、乔还田、张秀平诸先生给作者的帮助和教益,特别是维训先生自始至终给拙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甚至亲自动手改正错误和不妥之处;而秀平先生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尤令作者永誌不忘。安徽大学历史系王鑫义主任给作者提过许多意见和要求,还寄赠他未曾发表的论著稿,使作者获益非浅。作者幼时老师、乡前辈数学家赵慈庚老,对拙稿有关数学等部分,给以精心指导,感戴实深。作者年临古稀,余日无多,人之将死,其思也善,每念平生受教惠最多的是杨拱辰师;作者作研究生时导师翦伯赞老亦多加关助。其他师友,一事之助,一言之教,亦何尝不盘桓脑际,愧无以为报!一生百无所长,唯读书思古最是心愿,颇悔素日为学律己不严,致老而无成,此区区拙稿,尚望海内同好,悯而教之,实为至幸。
暂无简介
邓小平文选:1938-1965,ISBN:9787119014173,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编集委员会编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Library | Project
目录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九六三年三月三十日来信的复信)
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关于斯大林问题(二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么?(三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四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两种根本对立的和平共处政策(六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苏共领导是当代最大的分裂主义者(七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无产阶级革命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八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赫鲁晓夫是怎样下台的
附录
苏共中央给中共中央的信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