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华为能,你也能:IPD重构产品研发

IPD体系及其思想已经成为创新领域的全球性通用管理语言。

任正非:IPD是研究方法、适应模式、战略决策的模式改变,我们坚持走这一条路是正确的。

郭士纳:IBM就是用IPD流程来管理的。

整个IPD重整至关重要,如果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你就真正地需要回去学习。我的意思是说,这个公司的每个人都需要熟悉IPD。我们准备根据这个流程来经营公司。

徐直军(华为轮值CEO ):华为公司7万研发队伍,还能有序地开展工作,这是我们1998年跟IBM开始的产品开发变革的贡献,我们叫IPD(集成产品开发)。

2015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17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这是商界的一个奇迹。

华为成功的关键在于从IBM引入了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并通过十余年的实践和优化,将其打造成为3大主干业务流程之首,更升级为企业创新的方法论。

两位作者及其管理咨询团队,在培训和咨询过程中,结合国内外企业的实践,不断对IPD体系进行本土化创新。本书正是他们十余年深入研究、提炼和总结的结果:

▪从产品技术研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出发,系统介绍了IPD体系的核心思想与管理原则。

▪结合华为及全球最佳实践,深入介绍了6大管理模块及其在各行业的应用实践。

▪指导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如何运用IPD提升战略管理、产品管理、研发管理、创新管理,最终实现企业转型成功。

企业必须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实现战略转型,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并走向全球创新,企业的高管、研发经理有必要拿起这本书,洞察IPD的精髓,开创属于自己的IPD管理体系。

跳出华为的实践,让这套体系为我所用。

倒转红轮

本书共分十章,采用由近而远的倒叙方式,把俄国历史上几个典型的知识群体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做了独到的解释,另外还对两个不同时期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索尔仁尼琴和高尔基进行了个案研究。全书层层剥离,逐步推进,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主要观点有:

为什么革命不可轻言——

统治阶级对知识阶层的打压和禁令,使思想蒙难者被赋予了圣徒般的光环与荣耀,进一步促使失业的“愤青”对激进主义产生更大的兴趣,促成了社会上的“革命党”崇拜。沙皇处于维护自己利益和惧怕革命,对革命者进行严酷镇压,这种举动加速了革命情绪和行动的高涨,致使俄国社会出现紧张对立的恶性循环。

路标是一部强调“个性自由”的书——

不论是雅各宾党人的“公安委员会”,还是“布尔什维克的红色恐怖”——以单纯与激进为解决前提的方法——往往最终势必导致压迫、流血与崩溃,砍掉旧暴君的脑袋,就会引出新暴君与新奴役,革命成功以后,把计划与紧身衣强加在民众身上,也会令追求自由的知识分子无法忍受。

斯托雷平改革与俄国知识界的保守思潮——

改革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革命的替代物。“改革引起革命”在历史上不乏其例。不少俄国学者认为没有斯托雷平改革就没有2月“雪崩”,俄国不公正的经济改革导致社会情绪激愤然后再转变为剧烈的政治革命,成为一种特殊的“斯托雷平现象”,这不无道理。因此要使改革真正取代革命,这场改革应当不仅是理智的,而且是公平的。

Github | Docker | Library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