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书籍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状况的全景式杰作。作者李强教授是中国社会学界的领军人物,潜心研究社会分层数十年。同时这本书又通俗易懂,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是大众读者,也应该了解自己身处的社会阶层以及个人未来命运。无论是社会学研究者还是大众读者,都可以 从这本中国当代社会学经 典之作中获得必要的启示。

----------------------------------------------------

【内容简介】

社会分层在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是客观存在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的历史形成、现实状况、未来走向做了全方位探讨。中国社会结构在过去是一个倒“丁字型”结构,但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现现在已经形成了“土字型”结构。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有赖于中国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而社会学研究已经证明,在现代社会中,中产阶层是维系社会平稳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一个规模庞大、构成多元的中产阶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意识形态基础。本书还对中国贫富差距等问题也做了有意义的探讨和研究。

----------------------------------------------------

【专家推荐】

这是一本基于中国经验和中国研究的社会分层集大成之作,标志着中国社会学社会分层研究的成熟,也是一本教科书式的社会分层研究典范。

——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这部著作是李强教授在社会分层领域长期耕耘、潜心研究的集大成者,寓理论洞见于丰富经验材料之中,反映了作者对 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深度开掘,生动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演变历程,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前沿研究问题。

——周雪光,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是李强教授多年研究社会分层的扛鼎之作。该书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具体的调研数据,全景式地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欲深入了解当代中国社会,不能不读《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俞可平,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李强是中国最资深的社会学家之一,几十年聚焦在社会分层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之上。他的一系列著作在海外学界极有影响。这本《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出版,将显著推动华人学者的相关研究和教学。

——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博士

历史深处的忧虑

美国的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和大多数留学生及新移民一样,当我们一脚踏上这块广袤的陌生土地时,最初落脚点的选择是十分偶然的。我们落在了一个普通的地方,居住的环境平常而宁静。周围的美国人老老少少都在辛勤劳作,过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要想谋出一番好的光景,对他们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还来不及作任何思索,新移民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就立即把我们投入了同样的辛勤劳作之中。这样,我们和周围的普通美国人之间,自然就有了共同谋生而产生的共同语言,也有了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喜怒哀乐。不少美国人还成了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无形中发现,美国已经渐渐地从一堆抽象的概念中走出来,变成了脚下实实在在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片森林牧场,变成了一个一个美国人。
我们也有过被称之为“边缘人”的苦闷。我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这一块国土的同时,就在一瞬间也进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显陌生。在实际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窘迫。然而,时间长了,我们开始对“边缘人”的处境逐渐坦然,甚至悟出了些什么。冷静下来,我们发现自己第一次能够这样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同时和两个文化保持一个不远也不近的距离,它们不仅开始有可能化为一片风景,而且第一次向我们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意义。
“边缘人”的苦恼在新移民中十分普遍,它只是两个强势文化聚焦在一个小人物身上而产生的悲剧性效应。我们庆幸自己能够脱身出来。但是,我们的处境使我们不可能不想到,作为一个夹缝中的移民,尚且感受到矛盾与压力,那么,当这两种文化两个大国真的正面遭遇,彼此实际上是多么陌生和困惑,说是危机四伏似乎也并不过分。我们所处的位置,使我们有可能更多地看到它们的差异。我们发现,它们不仅有各自圆满的价值体系,甚至有各自不同的语汇、语境和逻辑。有时,从一个大前提出发,顺着各自的逻辑走去,竟会走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来。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话只可能显得痛苦而吃力。
因此,好像在作出举手相迎或严辞相拒的决定之前,还有一段相当艰苦而漫长的互相了解的路必须去走。否则,轻易称“是”显得没有根据,动辄言“不”也容易文不对题。更何况,历史已经规定了它们不可能永远回避。它们都已尝试过这样做,但是,眼看着毫无结果,于是,它们又试图相互走近。有时,如果不暂时和自己的习惯思维方式生生拉开一段距离,就无法在相互了解的路上走出一步。
我们则是以一个普通新移民的身份去了解这个陌生的国家。既来之则安之,这也是我们的必由之路,我们也别无选择。
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全部的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一个陌生人。所以,即使是像我们这样的平常外来者,也会一眼就看出~大堆毛病来。但是我们马上就明白自己必须从沾沾自喜中醒来,因为后来很快发现,这并不见得就~定是自己比美国人更高明且目光更敏锐。他们似乎也很清楚有这么一片阴影,他们只是迫不得已在承认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追求阳光,你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我们开始奇怪,美国人在容忍这片阴影的时候(这种容忍常常使他们痛苦不堪),什么是他们心中不熄的光明呢?他们在寻求着什么,以至于不惜支付出沉重的代价呢?对于我们,这真是一个问题。在了解它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个历史短短的陌生国家产生了与日俱增的兴趣。
根据自己作为一个平民的经验,我们发现,了解的第一步就是简单的交往。不论一个大国看上去有着多么坚硬的外壳,它的人民都是一个个平平常常,而再大的大国也就是这些平常人组成的。当人民成为朋友,交流变成友谊,相互了解自然就开始了。任何一方,能以更宽广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总是一件好事情。
去年,我们逐渐给自己在国内的好朋友写了这些信。希望能和朋友们分享我们的所读所见所闻所思。在此,衷心感谢三联书店的编辑和所有帮助这本书出版的朋友。

Github | Docker | Library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