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蒋介石生平、思想、活动的诸多代表性方面,力图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在多年政治斗争中已经“迷失”的蒋氏本相。 所收各文,均据蒋氏日记手稿本及大量档案、文献写成。全书将为读者揭示蒋氏早年的思想、性格及其发展,和其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也为读者揭示近代中国的许多政治内幕,如辛亥革命后的刺陶(成章)案、中山舰事件之谜、软禁胡汉民事件、对日秘密谈判、史迪威事件中的中美角力、国共重庆谈判中蒋氏对毛泽东的复杂心态等;对有关蒋氏的个人“绯闻”也作了澄清。 本书著者杨天石是研究蒋介石和中华民国史的专家,在海峡两岸学界都受到推重。他从上一世纪八十年代起,即开始研究蒋介石留在大陆的个人秘档,又多次到台北研读蒋氏的“大溪档案”,并到日本、美国、英国等地广泛收集相关资料。2006、2007两年,有两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阅览新开放的蒋介石日记手稿本。
冯小刚的自传,不用多说了! 调整了封面的版式,更适合在6寸电子书上阅读,内容上增加了章节标题和小标题,调整了局部版式,修改了个别错字。
本书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武大前校长刘道玉的自传。作者从自己幼年求学时期写起,一直写到自己青年时期留学苏联和“反修能手”的岁月以及文革期间的各种非人遭遇,特别是详细描述了自己中年时期主政武大八年实行教改以及巅峰时期突遭免职的整个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高教的“中国特色”以及至今求解“钱学森之问”没有下文的症结所在。此外,本书还对自己“生不愿封万户侯”,即免职之后面对“各种安排”不为所动的信条以及耄耋之年安度晚年的人生感悟都做了系统阐述。观点鲜明,文字隽永,很值得当下的我们阅读和思考……
世界羽毛球比赛排名第一的运动员林丹,首次出书述说自己的成长之路。 从5岁开始练习羽毛球到成为世界首位拿到羽毛球全满贯的运动员,林丹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在逆境中调整好状态重新出发?如何在人生低谷沉住气等待转机?除了剖白自己的心路历程外,林丹更书写了与教练、队友、对手的相处以及与妻子谢杏芳的感情。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林丹。
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发起人及组织者之一,也是中共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一九三八年叛党,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死于加拿大。此书主要记述了他叛党以前的政治经历,对建党前后、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前夕的重大事件均有所述评。本书根据现代史料编刊社1989年重印,内容没删节。本书内部发行。
林昭(1931——1968年),女,生于江苏苏州,本名彭令昭。1957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被划为“右派”。1960年12月因“《星火》反革命集团案”被捕。1962年3月保外就医,当年11月归案入狱。1965年5月以“反革命罪”获刑二十年,1968年追加为死刑,同年4月29日被击毙于上海。在狱中,林昭为捍卫自由民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对极权和人性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思考,以自己的鲜血等写下了数十万字的诗词文章。1979年2月28日,北京大学发出关于林昭错划“右派”的改正通知。1981年12月3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告林昭无罪,为其彻底平反,但大量档案资料至今仍未解密。
一九四九年两岸分治,此后蒋介石的历史评价始终摆脱不掉“丢掉中国的人”。其专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盖了他的复杂功过。然而蒋介石是唯一在中国与台湾都曾掌权的政治领袖,终其一生不断参与具世界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时问长度近代少有人能及,这些都在在凸显评价蒋介石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蒋介石的政治生涯,涵盖现代中国在共和初期后逾五十年的发展。做为国民党继孙中山之后第二位政治领袖,蒋介石面临的是,共和初期的地方军阀割据,与毛泽朿共产势力的意识形态竞争,新一波帝国掠夺造成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其后的冷战对抗。一九四九年他六十二岁,因国共内战失利避走台湾度过晚年,在这之前的二十五年,他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领导人,於其任内催生中国脱离帝制后第一部明文宪法,然而最终实现他政治理念的地方却是在台湾。换言之,蒋介石的一生牵动的是现代中国的挣扎,以及世界局势的复杂竞合。 做为极端正反评价皆有的政治人物,作者陶涵透过近几年公开的蒋介石日记以及相关档案,力图将蒋介石描写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一方面会称中共为匪,却敬佩他们的纪律与效率;多次受史迪威侮辱、冒犯,但训斥后便不再记恨;年少时曾经风流,却对“美妹”情有独钟;思念儿子却谨守家国分际,不愿用条件与斯大林换回“经儿”。然而陶涵在书中亦清楚道出其对属下贪腐的姑息,要求忠诚至上的残暴行径,和外交手腕的拙劣与失败。随着相关档案的透明公开,不论两岸或史学界,对于蒋介石的评价正在转变,而本书也成为第一本紧扣时代、贴近人物的蒋介石传记。
这部书既不是小说,也不是演义,而是一部真实地反映毛泽东一生如何修身,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工作,如何奋斗的历史纪实文学,它既可以当作通俗的故事书读,也可以作为历史工作者在研究中共党史时最真实可靠的历史资料运用。更确切地说,它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如果您真正读懂了这部书,或者是您的后人真正读懂了这部书,那么对您本人,对您的家庭,对您的后代,将会产生不可想象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当然,功利主义者除外,因为功利主义者考虑的只是一己之私。作为一个从自身、从家庭、从民族、从国家、从世界、从历史的角度来设计自己人生的人,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这部书。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Library | Project
本书研究蒋介石生平、思想、活动的诸多代表性方面,力图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在多年政治斗争中已经“迷失”的蒋氏本相。
所收各文,均据蒋氏日记手稿本及大量档案、文献写成。全书将为读者揭示蒋氏早年的思想、性格及其发展,和其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也为读者揭示近代中国的许多政治内幕,如辛亥革命后的刺陶(成章)案、中山舰事件之谜、软禁胡汉民事件、对日秘密谈判、史迪威事件中的中美角力、国共重庆谈判中蒋氏对毛泽东的复杂心态等;对有关蒋氏的个人“绯闻”也作了澄清。
本书著者杨天石是研究蒋介石和中华民国史的专家,在海峡两岸学界都受到推重。他从上一世纪八十年代起,即开始研究蒋介石留在大陆的个人秘档,又多次到台北研读蒋氏的“大溪档案”,并到日本、美国、英国等地广泛收集相关资料。2006、2007两年,有两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阅览新开放的蒋介石日记手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