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分类浏览
widgets
分类导览
出版社
作者
标签
丛书
评分
热度榜单
所有书籍
系统
系统版本
用户数
OPDS接口
OPDS
menu
search
含有"中国现代史"标签的书籍
受苦人的講述:驥村歷史與一種文明的邏輯(CUHK Series)
本書通過對陝北「驥村」村民長達15年的田野訪談,結合其他史誌資料的記載,重新講述了土地改革、農業集體化、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包產到戶等「大歷史」下的普通村民的個人、家庭、社區的生活史及其演變,並由此考察和解釋農民與國家、民間社會與國家權力的複雜動態關係,由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理解共產主義文明的過程和邏輯。
本書的理論架構鮮明,全書論述緊貼底層社會研究理論和斯科特(James Scott)關於農民的道義經濟學理論這兩條思路進行。豐富的第一手材料與第一人稱的引述編排,在社會學與人類學的研究著作中獨樹一幟。
郭于華,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博士學位;曾於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做博士後研究。主要關注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農民工權益保護、社會公正和公民社會建設等問題。著有《傾聽底層:我們如何講述苦難》、《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儀禮與傳統生死觀》、《儀式與社會變遷》(主編)等作品。
高家村:共和國農村生活素描(CUHK Series)
本書作者以自己的故鄉高家村作為研究對象,近距離深描了這個江西的普通農村從1949年到1990年代中期各方面的情況和變遷。作者刻意回避宏大敘事而回歸個體經驗,力求站在高家村人的立場上,書寫底層農民在這數十年間的真正經歷和感受。作者本就來自農村,因此他的平民立場格外地自發自然,筆下的農民和農村也尤具說服力。
在書中,作者展現了一幅迥異於國內外主流論述所塑造的農村圖景。因此全書雖是白描式的日常敘述,卻始終處在一種無形的論辯中。本書在還未進入中文世界之前,就已引起中國知識界的激烈論爭,足見其背後蘊含的巨大衝擊力。
高默波,澳大利亞阿德萊得大學講座教授,孔子學院院長。1973年作為工農兵學員就讀廈門大學,畢業後選派到英國留學,就讀威爾士大學、劍橋大學、西敏寺大學和埃塞克斯大學。後移民澳大利亞,先後曾在格裡菲斯大學和塔斯瑪尼亞大學任教。發表了數部專著,包括The Battle for China’s Past: Mao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Mandarin Chinese: An Introduction,Gao Village: A Portrait of Rural Life in Modern China 等。
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下)
暂无简介
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上)
暂无简介
1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Library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