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在酝酿十年闭关写作一年于2009年9月推出的新书,该书以龙应台父母亲的1949年出发,看民族的流亡迁徙,看上一代的生死离散,倾听战后的幸存者、乡下的老人家。为此,龙应台一年间足迹遍布三大洋五大洲,寻访历史人物的声音。《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龙应台跨民族、跨历史、跨省籍的一本书。 用文学书写,对上一代致敬与告别写作过程中,龙应台为搜集史料跑遍了三大洋五大洲,更上山下海、求助各种单位,才一一发掘出这些“不知名的小人物”,将那个时代生死契阔的流离经历写成这部书,像是她好不容易从一串新几内亚拉包尔战俘营的名单中,联络到老兵利瓦伊恂,却听见他说:“我知道为什么我所有的同伴都死光了,只剩下我还活着。因为,我在等这一通电话。”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这本书以女孩“美君”在兵荒马乱中离开淳安家乡为起头,“美君”就是龙应台的母亲;“龙应台”的名字,代表她是离乱中第一个出生在台湾的孩子。“远离了1949年的价值观,我们的上一代逐渐发展出温柔的、文明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应该对他们充满深情的致谢和无尽的感恩,起点就是,说一声深深的对不起。” 感谢原制作者:Jshzy007 【小T出品】
《千江有水千江月》以1970年的台湾省嘉义县布袋镇的萧姓大家族为背景,讲述了贞观与大信的爱情悲剧。书中表现了传统的民间风俗,细腻地描写了传统女性的生活经验,被视作赞扬传统文化、融合乡土之美的文学佳作,推出后成为台湾文学界的评论焦点。 自1980年获得台湾《联合报》长篇小说首奖后,《千江有水千江月》由联经出版公司1981年出版,在台湾至今累计加印72次,销量达32万册。联经出版公司发行人、总编辑林载爵表示,这是目前为止由台湾本土作家创作的最畅销的长篇小说。他认为阅读这本小说几乎是台湾中年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而现在的青年读过之后可以回到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未授权版本就在内地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青年读者。 一位早年读过这本小说的读者尹依认为,从书中能感受到“台湾和内地文化的一脉相成”。 有人担心小说中“女性被动地等待命运安排”似乎已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背离,而林载爵表示:“今天这本书依旧有着抚慰人心的力量。”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在酝酿十年闭关写作一年于2009年9月推出的新书,该书以龙应台父母亲的1949年出发,看民族的流亡迁徙,看上一代的生死离散,倾听战后的幸存者、乡下的老人家。为此,龙应台一年间足迹遍布三大洋五大洲,寻访历史人物的声音。《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龙应台跨民族、跨历史、跨省籍的一本书。 用文学书写,对上一代致敬与告别写作过程中,龙应台为搜集史料跑遍了三大洋五大洲,更上山下海、求助各种单位,才一一发掘出这些“不知名的小人物”,将那个时代生死契阔的流离经历写成这部书,像是她好不容易从一串新几内亚拉包尔战俘营的名单中,联络到老兵利瓦伊恂,却听见他说:“我知道为什么我所有的同伴都死光了,只剩下我还活着。因为,我在等这一通电话。”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这本书以女孩“美君”在兵荒马乱中离开淳安家乡为起头,“美君”就是龙应台的母亲;“龙应台”的名字,代表她是离乱中第一个出生在台湾的孩子。“远离了1949年的价值观,我们的上一代逐渐发展出温柔的、文明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应该对他们充满深情的致谢和无尽的感恩,起点就是,说一声深深的对不起。” 感谢原制作者:Jshzy007 【小T出品】
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纪;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巨流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被称为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南滨渤海与黄海,西南与内蒙内陆河、河北海滦河流域相邻,北与松花江流域相连。这条河古代称句骊河,现在称辽河,清代称巨流河。影响中国命运的‘巨流河之役’,发生在民国十四年,当地淳朴百姓们仍沿用着清代巨流河之名。 本书的记述,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南端恒春的‘哑口海’结束…… 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民国初年的留德热血青年,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维新派,毕生憾恨围绕着巨流河功败垂成的一战,渡不过的巨流像现实中的严寒,外交和革新思想皆困冻于此,从此开始了东北终至波及整个中国的近代苦难。 作者的一生,正是整个二十世纪颠沛流离的缩影。 作者以邃密通透、深情至性、字字珠玑的笔力,记述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故事。
60年来第一本,让13亿大陆人真正了解台湾普通民众真实生活的书。 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 讲述30年来政治巨变下,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暂无简介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Library | Project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在酝酿十年闭关写作一年于2009年9月推出的新书,该书以龙应台父母亲的1949年出发,看民族的流亡迁徙,看上一代的生死离散,倾听战后的幸存者、乡下的老人家。为此,龙应台一年间足迹遍布三大洋五大洲,寻访历史人物的声音。《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龙应台跨民族、跨历史、跨省籍的一本书。 用文学书写,对上一代致敬与告别写作过程中,龙应台为搜集史料跑遍了三大洋五大洲,更上山下海、求助各种单位,才一一发掘出这些“不知名的小人物”,将那个时代生死契阔的流离经历写成这部书,像是她好不容易从一串新几内亚拉包尔战俘营的名单中,联络到老兵利瓦伊恂,却听见他说:“我知道为什么我所有的同伴都死光了,只剩下我还活着。因为,我在等这一通电话。”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这本书以女孩“美君”在兵荒马乱中离开淳安家乡为起头,“美君”就是龙应台的母亲;“龙应台”的名字,代表她是离乱中第一个出生在台湾的孩子。“远离了1949年的价值观,我们的上一代逐渐发展出温柔的、文明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应该对他们充满深情的致谢和无尽的感恩,起点就是,说一声深深的对不起。” 感谢原制作者:Jshzy007 【小T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