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全书(套装1-16册)》皇皇16大册,1000余万字。前15册为船山著述,其中第1至8册属经部类,涉及易、书、诗、礼记、春秋、四书六个领域,包括《周易内外传》《尚书引义》《诗广传》《礼记章句》《春秋稗疏》《读四书大全说》《四书训义》等18种著作。第9册收《说文广义》,为小学类。第10、11两册为史部类,包括《读通鉴论》《宋论》等6种著作。第12、13两册为训释诸子佛道杂著类著作,包括《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黄书》《老子衍》《庄子解》《庄子通》《相宗络索》等14种。第14册为楚辞诗评类,包括《楚辞通释》《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4种。第15册为船山诗文集数十种。第16册为相关资料汇编,收入历代船山传记、年谱以及船山著述历代出版情况与重要研究文献之节录并附《船山全书编辑纪事》。
【编校状况】
《船山全书》自一九八二年由岳麓书社开始筹备,到一九九六年十六册全部出齐,其间经历之曲折艰难,第十六册所载《船山全书编辑纪事》已备述其详。全书出版以后,学界反映热烈,评价很高;全书的编校质量也为学界所关注。这些对于编者无疑都是有益的鞭策和鼓励。
为了求得一个更为完备的、缺失尽量少的船山著作版本,二○○五年岳麓书社社即委托杨坚先生着手《船山全书》的修订工作。考虑到先生年迈,社领导又经先生提议,敦请夏剑钦先生协助审读其第九至十三册。几年间,杨、夏二先生精益求精,不仅将全书对照底本逐字逐句重新审校,而且将收集到的学界各种批评意见,连同原书已列“勘误表”的差错一并改正。至二○一○年三月十六日杨先生因病辞世,全书十六册的审读工作已经完成,而按照审读修订意见进行校改以及进一步规范体例等未竟的工作,则由本社《湖湘文库》项目部承担。
归纳起来,这次修订大致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辑佚。“全书”出版以后,陆续发现了几篇失收的船山遗文,计有千乘堂《倪氏四修族谱》收录的《麦园记》、滋德堂《均陂刘氏三修宗谱》收录的《崑映府君墓誌铭》和《龙太君墓誌铭》。此外,第十册《读通鉴论》卷二十二唐玄宗第六论《放姜皎归田》,初版(包括通行各本)仅存残文一百一十六字,脱文三百七十八字,此次亦据旧抄本补为完篇。这个完篇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虽已发现,但“全书”第十册已经出版,只得暂置于第十五册“拾遗”卷。这次修订,插入相应位置,从而使本版《读通鉴论》成为目前通行之最完整版本。又《薑斋文集》卷二已有《文学刘君崑映墓誌铭》,本次“拾遗”卷再辑入文字多有不同的《崑映府君墓誌铭》,以存资料。
二、个别更换底本。原第十二册所含八种中的《识小录》,原以金陵刻本为底本,此次修订改用新发现的湖南图书馆藏衡阳刘氏抄本,而以金陵本参校;《搔首问》原以船山学社石印本为底本,此次修订亦改用衡阳刘氏抄本。清初刘氏抄本明显优于后来的刻本,因而这两个底本的更换,能使这两种著作的文字更接近船山原著。
三、正讹补漏。通过重新核对底本发现初版文字上的讹误与缺漏,然后进行正补,是这次修订工作的主要任务。现在看来,初版各书存在的讹缺多寡不一,多者如第九册《说文广义》因原稿抄写错漏与排版致误而失校者,如“女几山”作“女兒山”、“如推排状”作“如推排然”之类达十数处,而“从”排作“從”则百余处。至于“?”当作“杞”、“歷”当作“曆”之类形近而误字以及繁简转换失察例等,这次都经杨先生审读或确认而得以改正。原稿抄漏,则以《宋论》原据船山手稿抄漏“光宗亦是人也,而心亦动”十字为著,其他间或有个别字抄漏现象,这次修订均获补正。
四、编辑体例的进一步规范。一是某些特殊字形的标准化,如猺、獞等,都尽量规范为瑶、僮。二是大量校注文字,杨先生此次作了悉心修订,从而表述更为精准。
《船山全书(套装1-16册)》这次修订再版,采用先进的电脑扫描影印技术,不必重新排字,杜绝了新错的产生;改旧错也比过去铅印挖改纸型更方便。但新技术仍有其局限,扫描出来的书版只能视为一张张图片,相同的错讹需要逐个寻找,不能全书统一替换。又如第一至十三册单、双引号的使用,依然是初版的传统方式未动,难以按有关新规则调整过来(第十四至十六册后出,初版已作过调整)。有几册增补了内容,造成推版,导致页码变更,均只能用手工逐页修改,工作之繁杂,非一言能尽。虽然如此,我们并不能推卸今次再版可能存在的任何差错责任,恳请新版读者不吝赐教,容待下次再版时更臻完善。
末了,值此新梓之际,岳麓书社尤需谨记已故出版家杨坚先生之艰辛付出以及自《船山全书》一九八二年启动之初而至今日之已离退休或已升任、调任之历届社领导在新旧版过程中之擘画、组织之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穷查理宝典》首次收录了查理过去20年来主要的公开演讲,书中十一篇讲稿全面展现了这个传奇人物的聪明才智。此外,“芒格主义:查理的即席谈话”一章收录的是他以往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会上犀利和幽默的评论。贯穿《穷查理宝典》全书的是芒格展示出来的聪慧、机智,其令人敬服的价值观和深不可测的修辞天赋。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所以从古代的雄辩家,到18、19世纪的欧洲文豪,再到当代的流行文化偶像,这些人的名言他都能信手拈来,并用这些来强调终身学习和保持求知欲望的好处。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一书首次完整、翔实、权威地披露了素来“以低调为乐”的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全书不仅为查理提及的人物、地点和其他内容配上了相关的信息、照片和其他图画,并配有漫画艺术家精心绘制的几十幅经典插画。
间接路线是当代英国战史大师
李德哈特毕生所提倡的战略观念。
在《战略论》一书中,李德哈特以
西洋军事史上的三十场战争,二百
八十多个战役的研究为例,归结出
间接路线为最有希望且最经济的战
略形式=并在此基础上,为战略思
想构建出一套新的理论体系。而书
中有关于大战略的思考及游击战的
阐述更是开风气之先,在核时代的
今日,尤具启示。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出生于波兰华沙,1938年随父到加拿大,1950年来美国哈佛大学深造,195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留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工作,1958年加入美国籍。1961年成为肯尼迪总统的主要外交顾问之一。1962年任国务院顾同和兰得公司顾问。1977—1981年任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此后,专注于研究工作,不断发表文章和著作,为美国当权者出谋献策。1989年出版《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这本书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正如他自己在“前言”中 所说,“这是一本论述共产主义的最后危机的书”。书中为“和平演变”作了“理论”论证:(一)从总体上攻击和诋毁共产主义。书中全面诽谤了马克思主义和100多年的共产主义运动,断言“到下个世纪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它的实践与信条不再与人类的状况有什么关系”,阐明共产主义的“大失败”是这本书的主旨。他认为20世纪大多数时间是被共产主义的激情所支配,然而,共产主义诞生还不到100年,就已“开始衰落”、“信誉全无”,进入了“最后危机”。(二)全面攻击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书中抓住苏联社会中的一些矛盾和困难,集中攻击污蔑列宁和列宁主义。他从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全盘否定在列宁领导下开创的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竭力夸大斯大林的错误及其后果,并将斯大林的错误归咎于列宁主义,说什么“斯大林造成灾难的根源要追溯到列宁”,“正是列宁创建了造就斯大林的这一制度”。这样他就达到了否定列宁和列宁主义的目的。同时,他还认为,列宁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激进党的领袖”,列宁的事业是“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实验”。很显然,他以为只要推倒了列宁主义,也就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三)曲解中 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称其为“商业共产主义”。他不得不承认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情况、固有的传统和更加现实的民族需要结合起来”,不得不承认中国改革的成就,对中国进一步变革的前景表示“乐观”。但他从资产阶级反共立场出发,把中国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 义商品经济理论和实践,称之为“商业共产主义”,它“要求进一步摒弃马列主义学说”,进入21世纪后,“中国将不再是一个公有制的国家”。(四)提出“机体排斥”理论。书中除了直接否定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外,还 用“机体排斥”论来解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胡说“马列主义是通过帝国势力强加于这一地区的一种外来学说,它的统治在文化上与被统治的民族格格不入”。他从否定马列主义的普遍意义,来否定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其实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结合得好不好,与能 不能结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不能混淆。(五)提出所谓“后共产主义”理论。书中写道,“目前,正在出现一种新现象——后共产主义”。他认为20世纪是共产主义发起巨大挑战的时代,但这种挑战,正在随着共产主义影响的减弱而迅速“销声匿迹”,未来的“后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共产主义的消亡已经进展到如此程度,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共产党人的实践,都不再对那时的国家政策具有重大影响”。总之,《大失败》给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增加了新内容,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根据,受到一切反共势力的重视。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被誉为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图书,本书由1947年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1948年由美国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在西方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先后被译为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多种文字。全书以二十多万字的篇幅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在有限的篇幅里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是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与哲学研究的集中体现,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极佳的入门书书籍。
在这个残酷而混乱的星球上,只有一个物种有条不紊地发展壮大,这就是我们人类。而推动人类走向胜利的,正是因为我们拥有想象力,能够重新想象世界,并在现实世界中将其构建出来。思想,正是想象力的产物。
在石器时代,早期智人就发展出我们现在的大部分观念:区分生死、符号交流、想象物质世界之外的精神存在。进入农业时代,经历了社会组织观念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从酋长到国王的演进,知识分子出现,书写文字,制定法律,神化王权,建立起工作的伦理、家庭的观念。
人类进入轴心时代,相继迎来了摩西、琐罗亚斯德、孔子和古希腊诸贤,他们不仅提供了创世的观念,还有救赎的观念和博爱的观念,影响广泛涉及肉体和精神、国家和教会、政治和宗教。而这些观念预示了我们现在的思考方式,统治了我们的思想和感情达1400年之久。
在信仰的时代之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接踵而至,发现世界,也发现人性。18世纪是启蒙的时代,是订立现代世界法则的思想大爆发时期,孕育出自由、民主和平等等现代社会的基础共识。进入19世纪,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崇尚暴力、种族血统、科学至上、历史必然性以及对国家的崇拜流行。“进步时代”被鲜血溶解,消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和20世纪的恐怖事件中。
历史,从未终结。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是否会让我们放弃思考?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分化、多元、不确定的世界?……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思想才是真正的主角。思想既是人类攀升的关键能力,也是人类生活方式变化和历史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对于现代人而言,我们现在赖以生活的基本思想工具,都是在上万年的历程中发展起来的。如果要真正了解人类历史和我们自己,就要直面思想的演变和观念的价值。
这部大历史视角下20万年人类思想史,将带你领略人类知识的全貌,重新理解社会,认识我们自己。
【编辑推荐】
☆继《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简史》之后,又一解答人类文明逻辑的巨作
从狩猎采集为生的小团伙,演变为人口规模达数十亿的全球社会,从原始人类的洞穴和森林,到城市化、全球化和数字化的现代世界,人类为什么能崛起?是什么力量驱动着人类历史进程?如何应对当前世界的不确定性?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跃动、观念跃升的历史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的变革和思想的先导! “比肩汤因比、布罗代尔的历史学家”从思想的视角,来看20万年人类大历史。一部人类观念发展的史诗级作品。
☆领略人类知识的全貌,重新理解社会,认识我们自己
对于现代人而言,我们现在赖以生活的基本思想工具,都是在上万年的历程中发展起来的。如果要真正了解我们自己,就要直面思想的演变和观念的价值。
☆陈嘉映、刘北成、苏德超、大卫•克里斯蒂安、尼尔•弗格森等盛赞的学术通识读物
费尔南多-阿梅斯托既是当世历史学巨擘,也是致力于为大众传播知识的杰出历史作家,获得诸多奖项和荣誉。本书面向普通读者,是学术通识写作的标杆之作。
【名人推荐】
一部大历史视角下的思想史,颇有新意的尝试。
——陈嘉映(当代著名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本书试图跨越科学与人文、考古与历史、思想与实践的鸿沟,为我们提供一幅我们现在赖以生活的思想观念从何而来的全面画卷。对常见观点和潜在假设的挑战和重新解释,令人有兴奋和愉悦的阅读感。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头脑中的想法可以让我们比没有头脑更疯狂,这就是观念的力量。世界原本混沌,让一切变得清晰的是观念。让观念的发展史变得清晰的是这本书。
——苏德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一部关于想象力和思想如何塑造20万年智人历史的杰出著作。
——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著名历史学家、大历史学科开创者)
宏大的视野,同时充满有趣的细节。这是一部每一页都有新思想的思想史。
——约翰•格雷(John Gray,英国著名哲学家)
一部典范之作。不可思议的旁征博引,总是通俗易懂,时常诙谐幽默,《观念的跃升》不仅是思想史家必不可少的读物,也是对人类过去感兴趣的读者不可多得的读物。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Library | Project
《船山全书(套装1-16册)》皇皇16大册,1000余万字。前15册为船山著述,其中第1至8册属经部类,涉及易、书、诗、礼记、春秋、四书六个领域,包括《周易内外传》《尚书引义》《诗广传》《礼记章句》《春秋稗疏》《读四书大全说》《四书训义》等18种著作。第9册收《说文广义》,为小学类。第10、11两册为史部类,包括《读通鉴论》《宋论》等6种著作。第12、13两册为训释诸子佛道杂著类著作,包括《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黄书》《老子衍》《庄子解》《庄子通》《相宗络索》等14种。第14册为楚辞诗评类,包括《楚辞通释》《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4种。第15册为船山诗文集数十种。第16册为相关资料汇编,收入历代船山传记、年谱以及船山著述历代出版情况与重要研究文献之节录并附《船山全书编辑纪事》。
【编校状况】
《船山全书》自一九八二年由岳麓书社开始筹备,到一九九六年十六册全部出齐,其间经历之曲折艰难,第十六册所载《船山全书编辑纪事》已备述其详。全书出版以后,学界反映热烈,评价很高;全书的编校质量也为学界所关注。这些对于编者无疑都是有益的鞭策和鼓励。
为了求得一个更为完备的、缺失尽量少的船山著作版本,二○○五年岳麓书社社即委托杨坚先生着手《船山全书》的修订工作。考虑到先生年迈,社领导又经先生提议,敦请夏剑钦先生协助审读其第九至十三册。几年间,杨、夏二先生精益求精,不仅将全书对照底本逐字逐句重新审校,而且将收集到的学界各种批评意见,连同原书已列“勘误表”的差错一并改正。至二○一○年三月十六日杨先生因病辞世,全书十六册的审读工作已经完成,而按照审读修订意见进行校改以及进一步规范体例等未竟的工作,则由本社《湖湘文库》项目部承担。
归纳起来,这次修订大致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辑佚。“全书”出版以后,陆续发现了几篇失收的船山遗文,计有千乘堂《倪氏四修族谱》收录的《麦园记》、滋德堂《均陂刘氏三修宗谱》收录的《崑映府君墓誌铭》和《龙太君墓誌铭》。此外,第十册《读通鉴论》卷二十二唐玄宗第六论《放姜皎归田》,初版(包括通行各本)仅存残文一百一十六字,脱文三百七十八字,此次亦据旧抄本补为完篇。这个完篇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虽已发现,但“全书”第十册已经出版,只得暂置于第十五册“拾遗”卷。这次修订,插入相应位置,从而使本版《读通鉴论》成为目前通行之最完整版本。又《薑斋文集》卷二已有《文学刘君崑映墓誌铭》,本次“拾遗”卷再辑入文字多有不同的《崑映府君墓誌铭》,以存资料。
二、个别更换底本。原第十二册所含八种中的《识小录》,原以金陵刻本为底本,此次修订改用新发现的湖南图书馆藏衡阳刘氏抄本,而以金陵本参校;《搔首问》原以船山学社石印本为底本,此次修订亦改用衡阳刘氏抄本。清初刘氏抄本明显优于后来的刻本,因而这两个底本的更换,能使这两种著作的文字更接近船山原著。
三、正讹补漏。通过重新核对底本发现初版文字上的讹误与缺漏,然后进行正补,是这次修订工作的主要任务。现在看来,初版各书存在的讹缺多寡不一,多者如第九册《说文广义》因原稿抄写错漏与排版致误而失校者,如“女几山”作“女兒山”、“如推排状”作“如推排然”之类达十数处,而“从”排作“從”则百余处。至于“?”当作“杞”、“歷”当作“曆”之类形近而误字以及繁简转换失察例等,这次都经杨先生审读或确认而得以改正。原稿抄漏,则以《宋论》原据船山手稿抄漏“光宗亦是人也,而心亦动”十字为著,其他间或有个别字抄漏现象,这次修订均获补正。
四、编辑体例的进一步规范。一是某些特殊字形的标准化,如猺、獞等,都尽量规范为瑶、僮。二是大量校注文字,杨先生此次作了悉心修订,从而表述更为精准。
《船山全书(套装1-16册)》这次修订再版,采用先进的电脑扫描影印技术,不必重新排字,杜绝了新错的产生;改旧错也比过去铅印挖改纸型更方便。但新技术仍有其局限,扫描出来的书版只能视为一张张图片,相同的错讹需要逐个寻找,不能全书统一替换。又如第一至十三册单、双引号的使用,依然是初版的传统方式未动,难以按有关新规则调整过来(第十四至十六册后出,初版已作过调整)。有几册增补了内容,造成推版,导致页码变更,均只能用手工逐页修改,工作之繁杂,非一言能尽。虽然如此,我们并不能推卸今次再版可能存在的任何差错责任,恳请新版读者不吝赐教,容待下次再版时更臻完善。
末了,值此新梓之际,岳麓书社尤需谨记已故出版家杨坚先生之艰辛付出以及自《船山全书》一九八二年启动之初而至今日之已离退休或已升任、调任之历届社领导在新旧版过程中之擘画、组织之功。